目 录
石嘴山市打好四套“组合拳”为居民收入“添底气”
惠农区多向发力激活医保新动能擦亮为民服务 “温暖底色”
中宁县医保局“三举措”扎实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海原县医保局筑牢乡村振兴健康防线
宁东基地社保中心“三精举措”力促生育津贴高效发放
石嘴山市打好四套“组合拳”为居民
收入“添底气”
石嘴山市医保局深耕参保资助、医疗救助、财政补助、待遇落实等职责,用一系列暖心举措为石嘴山市城镇居民收入提升注入“医保动力”,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好日子更有底气。
一是参保资助“精准滴灌”,减负就是增收入。“少花钱也能享保障”是困难群众最实在的期盼。石嘴山市医保局紧扣“基本医疗有保障”要求,对特殊群体实施分类资助:城乡特困人员、孤儿、二级以上重残等全额补助400元/年,个人零缴费;优抚对象、低保户、易返贫致贫人口等定额补助320元/年,个人仅需缴80元。这种“靶向施策”不仅让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更把省下的缴费钱变成了“可支配收入”,让菜篮子、米袋子更充盈。
二是医疗救助“雪中送炭”,守住收入“防护线”。“一场大病花光十年积蓄”的困境,被医保救助稳稳接住。石嘴山市医保局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防线,对经报销后自付费用过高的家庭“按需施救”。大武口区李女士年仅12岁的孩子罹患重病多年,年均自付费用曾超6万元,医保局为其落实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后,孩子住院产生的24.5万元的医疗费用最终得以报销21.31万元,实际报销比例高达86.98%,个人自付仅3万余元,家庭收入不再被高额医疗费用“吞噬”。这道防线挡住了“因病致贫”的风险,让家庭收入稳稳扎根。
财政补助“加码升级”,真金白银惠民生。财政补助的每一分增长,都连着居民的“钱袋子”。2024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再增30元,达670元/年,基金“池子”更满,保障能力更强。这意味着参保居民住院报销比例悄悄提高,门诊拿药自付更少——就像给家庭开支“打了折”,省下的钱能给孩子买绘本、给老人添件衣,让收入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待遇扩容“精准覆盖”,省钱就是攒财富。从慢性病到生育保障,医保待遇的“扩容包”让居民生活更省心。40种门诊慢特病纳入保障,银屑病、肺纤维化等患者不用再为长期用药犯愁;产前检查进门诊报销,住院分娩医保支付费用提标,新手爸妈少了“生娃贵”的焦虑。这些看得见的实惠,把原本要花在医疗上的钱变成了家庭储蓄,让收入在细水长流中慢慢“变厚”。
从“少花钱”到“多省钱”,从“防风险”到“稳预期”,石嘴山市医保局用实打实的举措,让医保政策的温度,藏在每一笔补助、每一次救助里,不仅是健康的“护身符”,更成为居民收入的“助推器”。
惠农区多向发力激活医保新动能
擦亮为民服务 “温暖底色”
今年以来,惠农区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以推动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多向发力助推参保扩面质量、待遇保障水平、基金安全运行水平、经办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着力用“医保温度”提升参保群众“幸福指数”。
凝聚多方协同合力,助推参保提质增效。由惠农区政府牵头建立“政府-部门-乡镇街道”三级联动机制,联合行业部门与乡镇(街道)落实动态监测、跟踪促保;加强“医银合作”,协调承办银行增加缴费方式至10余种,设立便民服务点68个,形成“网点+服务点”“线上+线下”的医保缴费体系,截至2025年6月26日,2025年度惠农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97374人,完成率96.89%。精准锁定“断保”“漏保”“脱保”状态特殊人群,开辟出一条集“政策找人、数据找人”于一体的扩面新路径,大幅提高特殊人群扩面精准度,确保“应保尽保”,累计资助特殊人群参保10813人,347.63万元。
守住民生保障底线,筑牢医保普惠屏障。坚持基本医保主体保障功能,增强居民大病保险补充减负功能,强化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效,推进参保群众医疗费用“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居民医保住院平均报销比例达到72.07%,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保障需求。
用心用情破困解难,精准防范致贫风险。以部门联动为基础,数据共享为动能,持续落实“医疗保障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惠农模式,按月监测重病大病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并及时反馈至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形成“问题发现-调查核实-精准帮扶-落实销号”工作闭环,充分发挥医保、民政、卫健、乡村振兴等部门临时救助、慈善救助、慢病保障等帮扶救助合力。
深化医保数智赋能,提升经办服务质效。推进智慧医保建设,释放数智医保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医保改革、管理和服务。协同石嘴山市医保局投入41.6万元,建立了以政府主导、医保主推,乡镇(街道)、各定点医药机构等多点呼应、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依托宁夏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整合现有资源,为辖区11个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乡镇卫生院分别配备了“智慧医保”横屏立式和手持智能服务终端设备34台,涉及医保经办个人服务、医保政策宣传、帮办代办、家庭医生签约等73项医保高频事项均可就近查询办理,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办事群众少跑路,全面提升医保政务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扎实推进药品耗材追溯码采集工作,成功实现13家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采集应用工作,接入率为100%,实现“应扫尽扫”的目标。
拓宽宣传培训方式,凝聚政策落实合力。扎实开展医保政策“三送七进”宣传活动,创新构建医保政策宣传矩阵,以公共服务窗口、定点医疗机构、商业银行、农村集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惠农区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发出“医保好声音”。截至目前,已发布各类医保政策法规、解读资讯、视频、音频、动漫等70余条,观看次数达30万人次,促使医保政策更大释放效能。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提能力砺精兵,围绕参保缴费、待遇保障、基金监管、药耗集采、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开展培训30余场次,共培训1000余人次,推进医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中宁县医保局“三举措”扎实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为确保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有保障,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救助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救助业务经办管理规程》等文件要求,中宁县医保局结合实际多举措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广泛宣传,救助政策家喻户晓。为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怕进院”的担忧,中宁县医保局加大了医疗救助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医保政策小课堂、医保局公众号、微信群、“三送七进”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救助对象范围、救助标准、申请流程和所需资料,确保普通群众随处可见、困难群众户户知晓、被救助对象人人感受到医疗救助政策宣传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参保群众对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度。
严把审核力度,及时结算支付。对申请医疗救助对象确定是否符合医疗救助政策,救助对象实行“一站式”救助,具有多重困难身份属性的,按“待遇就高”原则实施救助,不重复享受医疗救助待遇,按规定落实好医疗保障待遇,对各类资料做到一一严格审核并即时结算,确保困难群众及时享受医疗救助待遇政策。同时加大对乡镇经办人员的救助政策培训,全力将医疗救助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主动作为,实施政策找人。通过与自治区医保局沟通对接,对救助对象延迟结算数据进行梳理、核实,并立即展开实施救助。
2025年以来,中宁县医保局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支付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较重的困难重病患者42人,按规定实施医疗救助,救助资金达73.96万元,切实帮助困难患者家庭解决就医难、就医贵问题,确保医疗救助“民生工程”惠及广大困难群众。
海原县医保局筑牢乡村振兴健康防线
海原县医保局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高额医疗费用参保患者为重要抓手,通过构建精准化、常态化、协同化工作机制,有效化解参保群众因病返贫致贫风险,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医疗保障。
构建常态化预警机制,织密防返贫监测网络。建立“数据筛查—部门联动—精准干预”的全链条工作体系。依托医保信息平台,每季度自动筛查扣除各类医疗保险支付后,门诊慢特病和住院合规费用年度累计超过2万元的高额医疗费用患者,形成重点监测名单。数据经医保部门复核后,第一时间推送至农业农村局、乡镇(街道),同步纳入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预警监测系统,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实施分类精准救助,提升政策保障效能。针对不同群体医疗负担特点,制定差异化救助政策。对已脱贫人口合规费用,设置5000元起付线,按70%比例给予救助;对一般农户经乡镇(街道)、民政局身份确认核实后,按7000元起付线、60%比例实施救助,确保政策精准覆盖困难群体。
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深化与农业农村、民政、卫健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政策衔接,构建“医疗保障+乡村振兴”协同工作格局。通过跨部门信息平台实时共享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对象等数据,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识别;联合乡镇(街道)建立“医保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医”三级帮扶机制,上门协助重病患者办理救助手续,确保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畅通。同时,将高额医疗费用救助与农村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慈善帮扶等政策叠加,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巩固拓展救助成效,助力健康乡村建设。高额医疗费用救助政策的实施,有效破解了参保群众“大病致贫、重病返贫”难题。通过精准实施,不仅直接降低了重病患者的医疗负担,更避免了困难家庭因病因灾陷入贫困,保障了农村劳动力稳定,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人才回流创造条件。2025年以来,救助对象中已有12人康复后返岗就业或参与农业生产。
下一步,海原县医保局将持续优化救助政策,扩大受益覆盖面,以健康保障赋能乡村振兴,让农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宁东基地社保中心“三精举措”力促
生育津贴高效发放
生育津贴是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基本生活的重要民生政策。宁东基地社保中心聚焦群众需求,以“精准审核、精确核算、精细服务”为核心举措,全力推动生育津贴发放工作提质增效,确保政策红利精准送达参保职工手中。截至6月底,已累计为1009人次发放生育津贴相关待遇约1300万元。
精准审核,严把申领“准入关”。围绕生育津贴申领条件,依托医保系统自动校验职工参保缴费状态,核对参保信息、生育证明等材料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符合政策的职工应享尽享。
精确核算,守好待遇“精准关”。严格按照“基数准确、天数合规”原则,依据女职工产假天数、单位缴费基数等核心数据,精准计算每笔生育津贴金额,通过系统自动核算与人工复核双重校验,切实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精细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发放环节,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将生育津贴统一发放至职工提供的个人账户,同时严格把控办理时限,确保受理、审核、发放全流程高效完成。针对系统反馈的发放失败数据,通过电话联系、短信通知等方式,及时解决发放失败问题,确保生育津贴“不滞留、不拖欠”。
下一步,宁东基地社保中心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经办效率,以更精准的举措、更高效的服务,推动生育津贴政策落实落细,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