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5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1-09-01      来源: 宁夏医疗保障局      字体【,,

翟云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功能,建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长效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以来,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按照国家七部委《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医保发〔2021〕10号)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宁党发〔2021〕15号)的决策部署,把建立健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长效机制作为我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认真研究,积极推进,研究拟写了贯彻落实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优化调整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

(一)提前谋划。宁夏医疗保障局为积极探索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后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先行一步,于去年7月份,将宁夏隆德县、盐池县作为医保扶贫监测点,积极开展防范“因病返贫致贫”医疗保障政策调研,形成了《关于探索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结合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工作要求,分析研究我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二)深入研究。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及国家七部委10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15号文件的安排部署,我局认真研究学习相关政策,把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局里的一号工程,多次召开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研究贯彻落实意见。3月份制定《贯彻落实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意见的工作方案》,明确贯彻落实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步骤(制定工作方案、摸清政策底数、开展区内外政策调研、完成调研报告、进行基金测算、出台贯彻落实意见)和有关要求。

(三)统筹推进。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步骤和要求,我局于3月下旬至4月初考察借鉴云南、四川、河南、甘肃四省在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先进经验;于4月下旬完成全区各县(区)医疗救助、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政策实施情况的摸底汇总;于5月下旬对深入国家、自治区确定的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医疗救助立法调研工作;6月经讨论研究拟写了贯彻落实意见(征求意见稿),7月组织相关部门对征求意见稿座谈研究,目前正在与相关部门就保障对象等问题进一步协商,促进共识并做好修改完善。

(四)全面落实。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年初制定的《方案》要求,乘势而上,再接再厉,着力贯彻落实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尽快形成贯彻落实意见修改稿,经基金测算后,再次向各部门征求意见形成最终稿。争取在9月底前按照相关程序提交政府办公厅,最终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

二、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宁夏医疗救助办法》的立法修订工作。由于国家《社会救助法》尚未出台,按照自治区司法厅立法修订程序,2021年我局先申报了《宁夏医疗救助办法》的立法调研,目前立法调研工作已基本结束,各地各部门就医疗救助制度修订的必要性、紧迫性,救助对象范围、标准、程序的修订,医疗救助资金统筹层级的提高,发挥医疗救助制度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研讨,已形成初步共识。待国家上位法出台后,我们将尽快启动立法修订工作,争取将《宁夏医疗救助办法》的修订纳入2022年我区立法计划。

(二)健全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深化全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我们正在研究出台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医药费用保障,优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认定流程,动态调整门诊慢特病病种,建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差异化报销,完善国家谈判药品待遇保障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医保支付水平和健康服务质量。

(三)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2021年2月,我区出台了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为此,我们组织了银保监会、宁夏保险行业协会及商业保险机构等,探讨建立“接力棒”式的医疗保障运行机制,政府做好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把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保障需求及时释放给社会,保险公司可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相应的商业健康保险,最终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四)优化调整医疗救助政策。在资助参保方面,特困人员(孤儿)继续全额资助;低保对象(高龄低收入老年人)定额资助;纳入民政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监测范围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即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给予一定期限的定额资助,资助参保缴费逐年降低,过渡期结束后,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在待遇保障方面,在基本医保“三个目录”规定范围内,统筹加大门诊慢特病救助,将门诊、住院救助共用年度救助限额,合理确定救助水平和年度救助限额,对特困人员(孤儿)、低保对象(高龄低收入老年人)、返贫致贫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按照救助对象身份做好分类救助。

(五)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推进紧密型医供体医联体建设。全面开展县域综合医改,推进紧密型医供体医联体建设,落实“总额赴费、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医保支付”政策,实行县乡管理一体化,力争年底县域就诊率达到90%。二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公立医院内涵建设,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健全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给予医疗机构更多自主权。印发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加强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在医院药品、耗材零加成的基础上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价格改革,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及比价关系试点,破解公立医院改革瓶颈。三是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综合监管。加强部门联动,不断完善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体系。持续开展行业监管,开展“三合理”检查,规范医疗行为,指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目录,推动各级医疗机构逐步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优化药物结构,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和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探索建立“多元化、立体式”的“互联网+监管”模式,试点开展在线监督,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检。

感谢您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

                                                                                                                                2021年8月1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   5166022

抄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上一篇: 关于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29号建议答复的函

下一篇: 关于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9号建议答复的函